个人简介
李瑞杰,男,汉族,中共党员,机电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现已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曾多次获得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和艺术体育奖学金等;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在全国第四届“认证杯”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被评为2015年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2015年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社会实践类十佳学生、河海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2015年河海大学优秀团干部、2014年河海大学优秀团员、2014年河海大学优秀志愿者;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和河海大学优秀学生。
个人事迹
我叫李瑞杰,是2013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已考取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曾任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机电工程学院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和2013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一班班长。工作中我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事业,曾是学院爱心家教、四点钟彩虹课堂、爱心零距离等项目的负责人,并且在去年获得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荣誉。
敬爱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曾经当代青年提出五点希望: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的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他曾在讲话中提到,当代青年既要勤学知识,又要笃实敦行,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我的实践之路。
读万卷书之天道酬勤
作为一个把大部分精力都投身社会工作的学生干部,我并没有落下自己的学业,四年平均绩点4.4,排名专业第九,连续三年获得学校学业优秀奖学金,并且在大一就顺利通过了全国英语四六级和江苏省计算机二级;科技创新方面,我积极参加校区举办科技创新比赛,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在全国认证杯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学无止境,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抛开所有诱惑,我选择了考研,现已被西北工业大学材料专业录取。
行万里路调研篇
担任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负责学院201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事宜,积极组织选拔学院48支实践团队赴全国各地调研考察,建立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基地2家,获得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近百余次,1支队伍被评为省级优秀团队,8支队伍获得校级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在大学期间实践之路跨越整个江苏省。去苏北进行过支教,在苏南进行过社会调研。在多座城市留下自己的实践足迹。
大一暑假,当时的我对社会实践充满热情,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淮安对当地的农田水利机械化现状进行调研,调研期间,我们亲自下地,研究喷灌、滴管等水利灌溉方式的工作原理和适用性;亲自进入大坝的内部,了解了大坝内部的构造和其对保持江面水平衡的重要作用。
没有歇息的功夫,结束淮安的调研后,我们直奔扬州,在扬州大学倾听水利学院教授为我们专门开设的讲座,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洪泽湖对苏北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作用。离开扬大后,我们又前往洪泽湖边,在当地人的介绍下,了解到洪泽湖的形成历史和水域覆盖情况。
大三的我作为“放飞梦想”实践队伍的队长,带领队员赴苏北沛县田楼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支教的最后一天我们还选择了几个家庭和学习上比较困难的学生进行了家访,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帮助。短短几天的支教,我们不仅给当地的学生带去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去了激情和一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努力的心。
漫长的实践路伴随着心酸与泪水,但实践队员从未有过抱怨,一张张奖状也是对我们实践成果的肯定。
行万里路之服务篇
志愿服务没有地域界限 ,在担任团委社会实践部副部长期间,我组织并参与爱心家教、四点钟彩虹课堂和爱心零距离等志愿活动,积极在学校周边的三井小学、北郊小学、藻江社区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与他们进行常态化志愿服务联系,将志愿服务带出校园。在班级志愿活动中,带领班级成员赴常州市梅花公园为过往的游客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植树节组织班级同学赴新北区燕兴社区进行植树。
其中阳光爱心家教和爱心零距离活动分别在新北区第一届和第二届青少年公益创投项目中获得优秀奖,四点钟彩虹课堂项目被评为校区十佳志愿服务项目,班级志愿者活动也在当年的志愿者风采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个人也被评为河海大学2014年优秀志愿者。
行万里路之运动篇
社会实践需要体育竞技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平时生活中我热爱运动,曾获得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新生杯篮球赛第二名、校区第二十九届田径运动会男子4×400米接力第一名和校区第二十八届田径运动会男子4×400米接力第二名。
行万里路之感受篇
走到今天回头再看看我的实践经历,首先,要感谢学校,学院,让我有这些锻炼的机会,这些经历更增加了我走实践之路的信心,这些大大小小的证书也是对我社会实践的一个认可。
对于我的个人成长来说,实践是一个人生舞台,我们起舞,不会落幕;实践是一生的长征,我们启程,没有终点。伴随着泪水与汗水,夹杂着快乐与劳累,但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笔,每一个我走过的地方都是我成长道路上向前迈过的坚定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