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程,女,汉族,中共党员,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曾获学业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和科技创新奖学金,曾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三等奖、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二等奖,被评为2014年度常州市优秀共青团员、常州市i青工程“优秀挂职干部”、河海大学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
个人事迹
从一个小小的班级志愿者到物联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再到河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这是王程同学大学四年的一个简短的缩影,四年的岁月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枝一叶的成长,将志愿服务的一颗心深深的扎进心底,让它肆意生长,不断展现魅力。
刚入大学还是一个懵懂的女孩的她,担任班级团支书,在团委志愿者部的号召下,加入常州市志愿者,并带领班级同学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并实现了计科一班全员志愿者覆盖,组织班级同学参与志愿服务,并获得2013年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优秀志愿者,所在班级也获得了2013年度校区优秀志愿者小分队,是获得此荣誉的为数不多的大一班级,也是对她在志愿服务方面最大的鼓励。在担任班级团支书的一年时间里,王程同学和班级同学开展参与了大大小小二十次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走上街头,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给来往的人群宣讲河海的水文化、绿色的环保文化,并让他们在横幅上签字宣誓;他们走进小学,在丽华新村三小带领三四年级的小朋友进行有趣的班会活动,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朗诵,一起表演,一起欢笑,一起成长;他们走到天爱儿童康复中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和自闭症儿童交流,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又一个下午......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中,王程同学都作为组织者亲身参与其中,和班级同学一起讲志愿服务开展校内校外。大一的志愿服务初体验,让她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正能量,也在她的心里种下了志愿公益的这颗心,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进入大学两年后,王程同学一直坚持志愿服务,并保证每月一次前往天爱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和自闭症或者残障儿童进行交流看护。在大三的时候,她担任了物联网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当年的毛躁丫头也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在团委书记的指导下,抓好学院团委的各项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大力发展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她和志愿者部的各个成员的努力下,学院志愿者部连续两年获得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在她所在的一年的时间里,志愿者部新建志愿者基地1个(龙虎塘中学志愿者基地)其中基地的数量达到了12个,形成了项目-基地-团队的组织格局。同时在志愿者部和她的组织下,学院院各项志愿者活动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在任职的一学期里志愿者打卡器打卡时间为 5700余小时,总时长达到16882小时,位居常州市第二;组织班级志愿者活动100余次,并举办雷锋月系列志愿活动、小水滴志愿服务活动、环保步行活动等,将学院志愿服务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也号召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去,让志愿服务不再是一个人的奉献,而是变成一群人的付出。
在2016年9月,王程同学积极参与河海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拨工作,并以总排名第二的成绩加入到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中去,并将与2017年7月奔赴西藏/新疆,去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在当时,很多人对于她加入支教团表示不解,但是王程同学想参与支教这项事业的心却一直不成变过,从大一到大四,四年的志愿服务已经让这颗种子扎进了心底,她也想带着这样的奉献精神一直走下去,也可以去看看更加广阔的天空,去了解更多群体的需求,让志愿公益之花不仅开在大学,也开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支教也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每周都要前往南京进行培训,还要进行身体锻炼,在当地也要进行入职前的培训,但是越是困难她觉得越要迎难而上,越是要坚韧。志愿服务对她而言,早已是生命中最喜欢的事情之一,所以她已经做好了去面对支教所带来的任何挑战,用自己的力量去尝试着改变一些东西,去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一些东西。
一枝一叶是一棵大树的基础,一点一滴是大学四年的积累,支教生活将是未知的挑战,志愿公益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名字而是王程同学深入心底的东西。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可以选择创业,选择运动,而她的选择是志愿服务,用心去创造这个事业,不只是去获得更多的点赞,也是为了去实现更好的人生。
以上是王程同学大学四年在志愿服务中的表现,现申报河海大学“魅力毕业生”,希望能以此表彰先进,为学院学生树立标杆。并以此期望展现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十六字校训的生动内涵,在学生中不断深化,树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