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泓辰,男,汉族,中共党员,大禹学院工程力学(徐芝纶班)专业2013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徐芝纶力学专业优秀学生奖学金、2016年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等;曾获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获得非专业组一等奖、国际工程力学竞赛团体赛三等奖、201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等竞赛奖项;曾获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2014年南京青奥会“明星志愿者”、“宣传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在国家级刊物《科技经济导刊》2015年第27期上发表论文1篇。目前,已被推荐免试攻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
个人事迹
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时光荏苒,从踏入河海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转眼间四年的本科生活即将点上句点。一路走来,我怀揣着梦想,笃然前行,以学习为第一要义、刻苦钻研,不断追求进步,超越自我。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训时刻激励着我的梦想,让我在求知做人的道路上前行。四年,一城,一校,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荣誉,那挥洒的一滴滴汗水亦成为青春的一种见证。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创造价值。精神世界的充盈,眼界的不断拓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日益提升是我从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所憧憬大学生活。大学的生活跟高中是完全不同的,相对自由宽松的生活状态需要很强的自制力才能获得良好的个人发展,逐渐找到自己努力奋斗的方向。学院的老师和学姐学长们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我许多中肯实用的建议。不管是辅导员耐心的解答还是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都让我获益匪浅,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方向。
前行的方向逐渐清晰:认真掌握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科研项目,多多参加科技活动和社会工作,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深造及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一日一日来,一步一步走,我踏上了逐梦之路,坚定信念,以志笃行。
坚定信念,踏实前行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梦想的实现,需要从坚定信念的那一刻,踏实做起。于是我制定了一系列短期目标,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勤做思考,勤记笔记,把每门课程的要点重点都清楚地记在脑海里。大学的课程要想系统性地掌握某一门课程,最好需要对该门课程的发展历史,理论背景进行了解。于是,我从相关科目的科普类书籍读起,在老师的建议下,阅读各课程的经典教材和书籍。随之收益的不仅仅是专业素养的提升,更是对科学的敬畏和慢慢培养起来的学术执念。除了阅读与力学专业相关的书籍,我还常常去图书馆借阅一些文学、艺术类读物,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在过去的三年多里,我曾担任过大禹力学班班长,同时也在分团委担任过秘书长和副书记。目前我正担任大禹学院江宁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在班级里,我乐于去做每一件小事,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无论是完成学校、学院安排给我的任务还是召开班会、收集资料、传达信息等班级琐事,我都做到尽善尽美,真正地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院学生组织里,作为学生组织负责人,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同部长、干事们的相处,我都尽量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既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的同时,将我们的学生组织变得活跃起来,更加具有凝聚力。每一篇通讯稿,每一篇总结都是我们工作和付出的见证;每一次例会、素质拓展都是我们思想碰撞、激发活力的载体。渐渐地,自己的文字编辑、活动策划和组织、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自信心也逐渐提高。最近,我荣幸地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这既是对我学生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以后继续为同学服务,给集体增光添彩的鼓励。
看看如今奋斗的成果,我渐渐懂得了那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含义。在学习上,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年来综合绩点4.53,专业第三。特别是大三一年,我以绩点4.83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并获得了该年度的国家奖学金。在上学期的推免生综合测评中,我也以总分91.45的综合成绩排名全班第一。
在工作上,我认真做好工作,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认可。在创新科研上,我也没有落下,完成了省级指导创新训练项目一项和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两项。除此之外,我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南京青奥会志愿者、明城墙讲解志愿者、马拉松比赛志愿者等等。现在,我也已经通过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初试和笔试,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原本看上去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我的努力下,慢慢变得触手可及。
全面发展,展望未来
本科近四年来,我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参加的活动,不断进步和成长,各方面素质都有了不小的提高。我坚持在学习、工作、活动中都保持充沛的激情,同时真诚地和同学老师相处交流。虽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是我一定会继续勤奋学习,努力进取,自强不息。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自当志存高远,全面发展,立志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便是我的理想和信念。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我相信,秉承梦想火炬的我,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