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顾老1950年9月—10月曾一起工作过,那时他是沈阳东北水利总局灌溉科设计组组长,我是大学毕业刚分配来科里工作的大学生,可谓初出茅庐,一切都需从头学起。当时顾老才30出头,但已工作十年,是很有实践经验的水利工程师。在我们眼中,他工作责任心强,水利技术精湛,同时业务钻研,是我们工作中的楷模。刚上班不到半个月,即随同顾老去北满进行灌区查勘。当时东北刚解放不久,东北人民政府下辖6个省,即辽东、辽西、吉林、松江、黑龙江、热河六省。在日本统治下的东北,日本准备向东北移民500万人,将国内贫苦农民,以开拓团形式,霸占中国农民耕地,开拓水稻田灌区,以供应日本国内稻米和军队用粮。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已在东北发展了30万垧水田(每垧15亩)即将近450万亩水稻田,日本移民已达100万。其中规模大的东北四大灌区,即营口盘锦灌区、四平市东辽河灌区、吉林郭尔罗斯前旗灌区和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灌区面积均在30万亩左右。解放后东北水利总局的任务,是恢复东北水利,其中灌区修复是重点,所以组织灌区查勘,以求早日恢复灌溉、生产。
当时局长是魏兆麟,工务处长是吕元平、郭威,灌溉科长李成信工程师。灌溉科下设:设计组、工程管理组和水政组。科内仅有许四复和我两名共产党员。许四复是1949年清华毕业后,任管理组长。顾老任设计组长,组里有1949年南京大学毕业的邹应凤,胡德宏,文廉平等人。此次灌溉区查勘自9月上旬出发,到10月底回到沈阳,历时一个半月,当时东北秋寒十月已很冷,我们每人带一个大行李卷,因为县里没有旅馆,仅有大车店(供农民进城住宿的大长土炕,一炕睡50多人)。下到农村,则在农民家中吃住。县以下的路都是土路,靠农民的马车运行李和坐人。每次下乡回来,满身有虱子,包括头发中都有,50年代出差下乡状况,现在年轻人很难想象。在查勘期间,一路上顾老身传言教,结合水利工程实践,对于我来讲是第一次水利实践,也是实地水利实习,所以收获巨大,印象很深刻,这也决定我一生从事灌溉排水专业奠定基础,所以说顾淦臣同志是我参加水利工作后的第一位良师益友。
查勘第一站是吉林省前郭旗灌区,是抽第二松花江水的抽水站,设在哈达山下山脚处。灌区第一期灌溉水田15万亩,第二期灌15万亩,总干渠已修成,排水渠排水入尾端的大查干泡,我们查勘到查干泡时,泡子已完全干枯,泡底碱面厚可没脚,原来是霍林河尾端,现在引二松江水入泡,已成为冬季冰上捕鱼的巨大渔场,该块土地有盐碱,属苏打碱土,改良困难,需要加石膏,然后灌水,进行土壤改良。
第二站是去齐齐哈尔市北的查哈阳灌区,水田面积约30万亩,渠首在诺敏河无坝引水,灌区内总干、干渠、排水渠系已基本建成,有渠前引水闸,冲沙闸,总干渠的渠上几处跌水。灌区土质良好,是黑钙土。
第三站是去松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转火车去佳木斯市,在汤原县浩良河站下车查看引汤旺河水的香兰灌区,灌区面积约几万亩,渠首拦河堤是柳条堤,秋天正值大马哈鱼洄游期,鱼群正跳跃翻坝向上洄游,场面壮观,涵洞几百米引水入灌区。
第四站去佳木斯市东郊桦川县星火灌区,抽松花江水灌水田。
第五站去鹤岗市东的萝北县,查勘梧桐河关门嘴子水库坝址,该处是抗日战争名将赵尚志被叛徒暗杀殉难处。该水库已列入黑龙江省建设规划中。最后1950年10月底回到沈阳市东北水利总局时,正值10月25日抗美援朝志愿军大举过江深入北朝鲜时,局办公楼内已空无一人。原来总局已撤退到吉林省四平市北梨树县乡下的榆树台乡,于是在顾总率领下我们四人,乘火车到吉林省公主岭站下车,乘农民马车赶去榆树台乡,次年2月总局才迁回沈阳市。
上述经历对我十分深刻,在顾老指导下,我才正式进入水利灌溉事业。
1951—1952年,顾淦臣调到浑太水库工程局,负责大伙房水库大坝设计和施工,我们间接触就少了,回忆往事,虽已过去66年,但历历在目。
现在2017年初,正值顾老100岁华诞,为表达我对他的敬意和祝贺,特将60多年前我们这段往事回忆,作为我对他这位良师益友的感谢心情。祝顾老和原玉琴同志健康长寿,愉快幸福活到110周岁!迎接伟大祖国的振兴富强!(杨振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