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会 创新发展 ——信息学部物联网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来源:物联网学院发布时间:2021-08-17

近年来,物联网工程学院在“抢抓机遇、负重前进,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学院精神引领下,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引领,重点关注智慧社会发展建设迫切需求,在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等方面,聚力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形成了重大问题引领、解决社会迫切需求、重点环节技术创新的科研特色发展之路。近年来,承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军工专项、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事业横向项目500余项,科研合同经费达七千多万,授权发明专利400余项,发表各类高质量论文9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成果转化30余项,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智能信息处理,服务智慧社会建设

学院集聚人才,加强基础研究,提升科研能力,服务国家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智能视觉感知团队多年来一直围绕多源立体视觉智能感知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及应用系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建立了多目可见光图像、红外图像、紫外图像、声呐图像等多源信息高效协同机制,解决了复杂背景下目标精准检测、测量与识别等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实现了高精度、多功能一体化测量设备的系列化研制和推广应用。相关成果经院士为首的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声呐图像智能解译、多目视觉净空距离测量、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匹配融合、水下图像清晰化、双目视觉缺陷检测与尺寸测量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相关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关键技术创新,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学院积极联合大型企业,汇聚各自优势,在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促进高铁行业发展。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常州太平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台套大型节能、环保型卷铁心变压器,取得系列技术创新点:无缝磁路在高电压、大容量变压器上的首次运用,降低空载损耗50%;全球范围内宽幅条料折线开料机、大吨位闭环铁心卷绕机和真空退火炉等专用装备的首次成功研发与运用,攻克了业界长期无法解决的制造问题;国际上首次成功解决大型卷铁心的拼装工艺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鉴定认为该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将在电网、风能、核能等新能源产业、电气化高速货运专线、输配电等变压器应用领域推广使用。被誉为“高铁之心”的牵引变压器成功植入电气化铁路,将更好地助推中国高铁制造跨上国际舞台,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在高铁行业形成支柱产业。

解决企业需求,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学院以服务地方,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为宗旨,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网络与安全团队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和韩国朝鲜大学,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于工业物联网的智能产线实时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该项目旨在结合中韩双方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的优势,围绕物联网感知和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产线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研发,确保智能制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相关研究已形成国家发明专利8项,高水平代表性论文10余篇,起草工业物联网通信协议企业技术标准草案稿2项,其中协同案例推理与语义模型推理的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基于分层处理的高维数据异常检测、基于动态任务属性的敏感资源安全访问机制等研究工作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依托中航沈飞集团、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发集团等大型智能制造企业,面向汽车发动机制造智能产线研制设备信息感知采集单元,建立智能产线多模态信息交互网络,搭建面向汽车发动机产线的故障诊断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展望未来,学院将着重围绕水利、电力、军工等行业的重大需求,以重点科研方向为引领、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为核心、以学院科研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构建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在保持各项科技指标总量稳步上升的基础上,力争获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项目,产生标志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