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开新局内涵发展谱新篇——农工院科研工作总结

来源:农公院发布时间:2021-07-28

自2018年独立建院以来,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国际农业科学前沿,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发展河海特色为重点、以一流学科为目标”的总体思路,按照“强特色、补短板、拓方向”的要求优化学科方向布局,在做强节水灌溉理论、泵站水力优化等优势特色方向的基础上,拓展水土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农村河流健康理论、智慧灌溉与灌区现代化等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着力攻克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推动农业工程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一级学科的融合发展,加快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学院建设。

加强顶层设计,激活创新动能活力

学院成立后,启动了学院学科规划,对国内外学科发展现状和国家涉农政策进行了系统整理,在厘清学科发展脉络基础上,深刻剖析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强特色、补短板、拓方向”的学科布局思路,开展学科交叉,推动农业工程学科整体进步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快速发展。学院始终以国家需求为牵引,以学科发展为引领,积极拓展科研方向,在保持节水灌溉研究方向优势基础上,形成了南方节水减排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环境调控理论与技术、滨海滩涂围垦造田与土壤改良、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土壤修复、泵站数值模拟与水力优化等前沿研究方向。学院还制定并实施了《学院创新团队组建和管理办法(试行)》和《创新团队绩效管理办法(试行)》,引导全院教师根据研究兴趣组建实体化运行团队,坚持入主流、有特色的指导思想,遵循学科引领、问题导向、自主申报、自定目标、业绩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推进团队建设。成立一类科研团队7支,二类科研团队3支,形成了有组织的科研队伍。同时,还将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研究生招生、设备购置等内容与团队建设挂钩,推行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并通过团队的实体化建设,优化了学院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激活了全体教师的创新活力。

聚焦学科前沿,夯实理论研究基础

学院始终瞄准农业农村领域的国际前沿,以国家基金申报为抓手,巩固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原始创新。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24项,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科研活动内容涵盖农业水循环机理与过程量化、高效可持续灌溉调控理论方法、农田需用水感知与灌溉信息学、农田排水与除涝降渍、农田水及物质能量循环、土壤改良理论与技术、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土壤修复、泵站数值模拟与水力优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土流失机理及水土保持、现代灌区用水调控与智慧管理、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管理等方向。已在南方节水减排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环境调控理论与技术、滨海滩涂围垦造田土壤改良理论与技术、泵站数值模拟与水力优化等方面形成了优势方向,引领了高效可持续灌溉与智能调控的未来研究方向。近年来,共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农业科学ESI在2019年底进入了全球前1%,学院国际影响力得到提升。

服务国家战略,聚力关键技术攻坚

学院倡导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围绕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水土环境保护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展攻关,解决了大型泵站流态调控、地面灌溉水肥优化调控、农田节水控污减排效应与调控、滩涂土壤水盐运动与调控、河流健康诊断与生态修复、水肥微生物交互作用机理与组合调控等重大核心问题,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成果。泵站数值模拟与水力优化团队围绕大型泵站高效安全运行中水力系统构成复杂、水流变化剧烈、流态恶劣的三大挑战开展技术攻关,建立了泵站整体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水力系统整体水力优化判别标准,探明了多种整流措施整流机理,制定了组合整流措施的应用准则和设计方法,发展了泵的水锤理论与调压技术。农业环境与农村生态团队围绕农村河流健康诊断、预警及修复开展攻关,创建了中小河流健康诊断与预警理论体系,提出了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解决了多尺度多指标河流健康诊断难的问题;提出了河岸带适宜宽度与岸线定量确定方法,创立了河岸带边缘效应理论;提出了河岸带生态重构技术、河床生态恢复技术,系统的构建了点线面相结合、纵横垂向相连通的农村河道生态建设技术体系。节水及其农田生态效应团队传承老一辈河海人在水稻节水灌溉领域的优势,结合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揭示了节水灌溉稻田氮磷损失与温室气体排放规律,从节水高效、消减农田面源污染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优化了节水灌溉—控制排水技术模式,提出了适合水稻灌区的灌溉-排水-湿地协同模式,为面源污染减排提供了新思路,也将节水的内涵拓展到了考虑其对大气、土壤、水体和粮食安全影响的新领域,实现了从“节水”到“节水+”的升级。

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采用“研究—应用—示范—推广”模式,将高效节水灌排技术、生态修复、水肥微生物调控等技术在上海、江苏、黑龙江、山东等多省市推广应用,有力支撑了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其中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在黑龙江省年应用面积达3000万亩,为解决东北优质稻米面积扩张与灌溉用水紧张矛盾做出重要贡献,成果被写入《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实用技术目录》,获农业节水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励;泵站进水系统水力优化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上海青草沙、东北大伙房、引松供水等70余座大型供、排水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巨大,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河道健康预警与生态整治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浙江省24个市、县,建成了62个省级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综合效益达11.5亿元,推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发挥资源优势,服务劳动与科研育人

学院一直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方向,以“挑战杯”“互联网+”等标杆赛事为抓手,积极发挥科研平台的育人优势,统筹推进劳动教育、创新教育。依托节水园建立劳动教育平台,率先开设劳动教育本科课程;依托教学实验中心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依托科研实验室打造创新兴趣小组,推进创造性劳动与创新创业的融合。近年来,基于科研平台的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高阶性育人实效显著,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参与度和展示度大幅度提升,获得“互联网+”全国银奖、全国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一等奖等各级奖项16项,培养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水利教指委优秀硕士论文各1篇。

面向“十四五”新征程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学院将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面向社会服务,不断拓展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构建真团队、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培养真人才”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基本遵循,聚焦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的理论与核心技术,继续加强科研能力建设、改革科研评价体制,进一步激活创新动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研产出效率,实现学科的内涵式发展,力争尽快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农业工程领域特色型创新研究基地,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