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助力发展 砥砺奋进开创新篇——土木与交通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来源:土木院发布时间:2021-07-05

近年来,土木与交通学院科研工作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美好中国” “新基建” 交通强国等发展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着力点,通过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成果积累与凝练、激励成果转移转化等措施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狠抓基础研究成果产出,提升重大重点项目承接和服务能力,瞄准学科领域研究前沿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有力地支撑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优化体制机制,产学研协同发展不断推进

学院始终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不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申报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引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考核指标调节,优化申报过程服务和管理,守好国家基金项目“基本盘”,确保立项数始终走在全校前列;调整科研评价和科研成果运用制度体系,引导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围绕行业重大需求组建高水平研究团队,持续跟踪研究行业某一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积累产出原创性和前瞻性研究成果;完善成果激励机制和成果转化推动机制,出台措施和办法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意愿和转化转移能力,以施工、技术工法和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形式将成果服务于社会。“十三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591项,科研经费2.38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6项(含重点项目5项)、973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和课题2项;获省部级及其以上奖项42项。发表SCI检索论文710篇,申请发明专利830件、授权发明专利420件,出版学术专著27部。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从无到有,2020年实现到款232万元。

加强成果凝练,高质量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学院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岩土工程国际三大学术期刊发文量在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中排名第一,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及复合地基技术与应用”“河谷场地地震动输入方法及工程抗震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长期循环动载下饱和软弱土地基灾变控制技术及应用”“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刚性桩复合地基新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与应用方面,学院科研团队建立了大面积超软土复式负压加固设计计算理论,研发了新型刚性桩复合地基技术,提出了其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研发了塑料套管桩、浆固碎石桩、现浇X形桩施工设备,在京沪高速铁路等3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在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揭示了混凝土动态损伤破坏机理,建立了混凝土动态损伤本构模型。创建了一整套集“河谷地震动输入-混凝土动态性能-结构地震损伤破坏机理”于一体的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关键术;通过大跨桥梁疲劳损伤诊治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首次构建了“分类检测、科学评估、预防优先、综合处治”的大跨桥梁钢箱梁疲劳损伤诊治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入选交通部重大创新成果库7项,应用于江阴大桥、杭州湾大桥、虎门大桥、日本阪神高速等30余座国内外重大重点工程;在隧道与地下工程岩体渐进破坏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构建了非定常、非线性损伤、蠕变本构模型,提出了宏细观渐进破坏数值方法,实现了损伤采集(微米,10-5秒)-识别(精度提高30%)-评价(误差20%内)成套技术,支撑白鹤滩、锦屏等水电站厂房、隧洞建设,并推广至多个工程岩体的稳定控制;河海大学古代堤坝工程与技术研究团队围绕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规划选址、功能体系、结构材料和营建技术等开展了深入研究,推测并发现了溢洪道和坝前淤积,确认了良渚堤坝系统的完整性及规划选址、结构材料和营建技术等方面的科学性,揭示了良渚堤坝系统与当时地理环境、水文气候、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和特点。研究成果填补了良渚古代水利系统的研究空白,为良渚成功申遗过程中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助力人才成长,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研人才是科学研究的主体。学院充分发挥国家与省部级人才计划项目的政策激励作用,结合学院特色优势学科的发展需求,积极培养引进青年学术才俊。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近年来,学院新增国家级人才10名,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3名,新增科技创新团队2支,学院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力支撑了学科发展布局和科研团队建设。以科研人才为纽带,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先后获批“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和“重大水电工程多场耦合力学”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展望2035年,学院将形成顶尖学术人才带动下的高层次人才成长新格局,迈向互促、协同、共享和追求卓越的学术研究新高峰,推动形成科教融合发展新理念、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模式。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源头活水”,着力构建“三深两极一高”岩土工程、智慧土木与交通工程等学术研究新高地,形成软基处理、土石坝和重大基础设施运维退役等工程服务新载体。加强核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布局,形成行业竞争软实力。通过广泛的国内外学术和科技服务合作,不断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