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谋跨越 开拓创新勇担当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总结

来源:地学院发布时间:2021-06-28

近年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科技工作以“基础优先、瓶颈突破、行业引领、实践育人”为发展目标,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要求,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聚力攻关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和地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研究领域不断向水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行业和领域纵深推进,持续深化学院“两工一理”地学传统优势学科的特色建设与创新转型,扎实推动特色研究型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瓶颈突破,重大项目引领科研创新能力跨越提升

近年来,学院科研工作紧盯国家重大科技需求,深挖“两工一理”学科内涵,精心组织谋划,学院科研经费总量稳步增长,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近五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等900余项,立项经费达2.8亿元。2019年,学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正式立项,实现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突破。2020年,学院成功立项超500万元的社会服务类项目“滇中引水工程复杂地质条件下长大隧洞突涌水(泥)灾害机理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在传统优势科研方向上,汇集优势科研力量,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多层次控制理论与技术、深厚覆盖层土体变形机理及地基基础安全监控技术、长距离/大高差精密高程的传递GNSS精密测量与监测技术、地质工程信息化影像勘察编录技术体系、重大基础设施空天地一体化安全监测、大型工程全时空多源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水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1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

基础优先,聚焦解决地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

学院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地球科学学科特色,潜心培育标志性基础科研成果,着力推进重大基础理论攻关。学院教师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基础研究课题,批准率和经费总量逐年攀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1名教师入选2020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8年依托学院建设的地球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此后不断冲击1‰。

学院持续推进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构建高水平科研平台,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引进“大口径磁共振分析与可视化系统”、“多尺度高分辨X射线三维数字岩心成像分析系统”、“流域资源环境低空监测系统”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基础科研仪器,建成河海大学地学测试分析中心,成功获批江苏省大型工程地基基础稳定性与安全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水资源遥感监测评估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学院已在高坝大库建设诱发区域性地面和谷幅变形地质成因、场地污染物空间分布与驱动机制、板块构造与青藏高原江河径流变化水源解析、流域多源遥感生态环境参量遥感精准反演模型、地下洞室稳定性评价的基础理论及方法、特大型工程精准测控与预警技术等方向,形成稳定的基础研究团队,攻克了一批地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全院教师凝心聚力,不忘初心,团结协作,为加快建设特色研究型学院贡献力量。

行业引领,科研服务紧贴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

面向我国“十四五”新征程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积极发挥智库作用,挂靠学院建设的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时空大数据专业委员会,积极吸纳行业顶尖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科研工作从传统水利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多行业和领域纵深推进,参与编制了国家和行业标准14部,专任教师中,任职全国性专业学会主任委员2人次、委员30余人次。依托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解决了高水头水电工程岩体渗流演化特征与控制、深水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智能化安全控制、大跨径桥梁动态测控和超高索塔精密测控等技术瓶颈问题,服务于白鹤滩等27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润扬大桥等15项交通工程建设,产生经济效益35.5亿元人民币。

学院主办和协办“地下水高层论坛”“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与智慧海洋国际研讨会”“3S技术发展高层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12次(累计参会2000余人),依托引智基地培育项目,学院连续主办3次“岩石物理与地下流体检测”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育人实践,教师扎实的学术能力精心培育学生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促进科教融合,推动交叉融合。学院将科研育人贯穿到科研工作中,全院教师以高站位的科研导向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以重大科技项目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高水平科研支撑一流人才培养。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学生累积达2000多人。2019年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依托江苏省高等学校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实验中心,为地球科学领域各类竞赛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等,获得各类奖项70多项。学院建成河海大学地质陈列馆和河海大学测绘仪器陈列馆,并作为河海大学开放型实验基地重要组成部分被认定为“江苏省专业科普场馆”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开放,并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在促进地球科学文化传播、资源环境意识培育、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的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奋勇争先谋跨越,开拓创新勇担当,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向地球科学领域前沿进军,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为加快建设特色研究型学院、为河海大学“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