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韵风华百佳学生”道德风尚类 | 孔令晓

来源:校团委发布时间:2019-06-12

个人简介

孔令晓,男,汉族,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结题评定为优秀。多次在黄委黄河网上,河海大学图书馆、马院的微信公众号上和《文坊》杂志上发表“水之子”、“小河马”的故事,展现青年风采。在学生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工作,多次获得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标兵”、“优秀团员”、“十大读书之星”荣誉称号,曾被评为“1442工程”优秀骨干学员。乐于助人,总是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人。

个人事迹

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孔令晓,男,汉族,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获河海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十大读书之星”等荣誉,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社会实践等。

道德风尚,谈不上什么凛然大义,就是在我们的平凡生活中流露出的点滴。青年学生担当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在每一个领域中、集体里,都要有这样一些我们感知得到、触摸得到,并能让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榜样。他们不需要多么高大鲜丽,只需要高尚真诚,因为真诚不需要条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真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榜样。

讲好河海故事,发出马院先声

大学四年,孔令晓同学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笔,他乐于通过不同场合不同渠道,讲好河海故事,发出马院先声。大一那年,他和小伙伴们来到河南兰考开展社会实践,感动于黄河母亲的滋养,感动于兰考人民的奇志,五天行程,他连发五篇通讯,报导黄河滩区移民的生活、报导兰考群众对焦裕禄的追思、报导河海学子的感触动容,被水利部黄委网站黄河网转载三篇内容,被河海大学团委微博转载一篇。他的文章、诗歌、书评等,屡屡在校内外发表,去年五四,他以一篇《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文章和一首《教官我们要打拳 母亲我要上战场》的诗歌,回忆了当年军训时的感人场景,讲述了属于河海人的故事,展现了属于青年人的风采。

热爱思政专业,热爱美好生活

孔令晓学习的专业叫做思想政治教育,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名称背后,恐怕是枯燥无味,或是空中楼阁。他回忆着从刚入学时的专业认知教育,一直到今天徐徐响起的《毕业歌》,他用这四年的时间将思想政治教育这六个字化为理性、化为行动、化为情感:知识就是知识,需要我们原原本本地掌握,他勤奋学习,努力汲取知识,保持成绩名列前茅;他也懂得书斋之外的田野,四年来借助社会实践、创训项目和游学交流的各种机会,亲身走过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的不少城市农村,每到一处,他都要抽出时间去经历去见闻,加深他对社会的认知与思考,用脚下沾着的泥土去沉淀着他对思政的真情与对生活的珍爱,与同学们一起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情怀的思政人。

不负组织信任,不负同学重托

孔令晓和他的同学们崇尚先进向往优秀,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工作,树立工作作风的旗帜。他长期主持院学生会办公室工作,秉承“办好公家事,做成先进人”的理念,将实现同学们的发展作为一切学生工作的目标,学生会中流传着“业务办得呱呱叫,队伍带得哈哈笑”的口碑。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更加强调对学生干部作风的要求,以“洁洁良”事件、中山大学学生会任命事件等近年发生的学生干部问题提醒同学警惕自身和身边存在的不正之风,建设工作务实,风清气正的马院学生会。

挺起党员身份,担当青年道义

生活点滴中折射人的品格,便利、扶助身边的人,举手之劳。孔令晓同学在2017年底扶助一位在南京站迷路的八旬老人乘地铁、坐高铁,一路上几位热心人和铁路工作人员、警察同志爱心接力,将老人安全地送到远在西安的亲友身边,老人感动得几次动容落泪。虽是小事,但他面对老人的感激和大家的赞许时,一句“年轻人,应该的”,“共产党员,应该的”,平静地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诚然,这是应当的。我们每一个青年人、每一名党员,在人们需要的关头积极地站出来,担起我们肩上的责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理所应当。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大夫时的讲话中说道:“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青年人亦复如是——每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我们崇尚优秀,向往先进,就能在集体中实现自身的进步。如果我们每一个集体都争取先进,每一位青年都争取优秀,我们的河海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矗立在中国大地?我们的中国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屹立于在世界面前?我们可以想象,我们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