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测量中心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来源:发布时间:2001-03-26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是目前全国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斜拉桥,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地提前完成了建设任务。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测量中心是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建设指挥部为解决二桥建设中的测量技术问题在我校设立的,为二桥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3月24日,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关于表彰南京长江二桥建设有功单位和建设功臣的决定”(苏委[2001]131号)文,我校长江二桥测量中心被命名为二桥建设有功单位。“中心”简介如下:
一、 中心主要成员
华锡生(中心主任),黄腾(常务副主任,现场总负责)
赵仲荣、黄张裕、陈建华、周西振、陈光保、岳东杰、张铎强
二、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1、“高精度GPS定位技术在特大桥工程中的应用”获2000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特大桥工程中现代测绘技术的研究”获2000年河海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正在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三、工作简介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工程,是集现代桥梁技术和施工工艺为一体的特大型桥梁,它不仅线路长,工程浩大,而且施工工艺要求高。为确保工程的优质,创建精品工程,对测量工作不仅有很高的精度要求,而且必须有高度的可靠性。因此,建立一支由建设指挥部直接领导,纵贯二桥建设全过程、熟悉和承担过特大桥施工测量,能系统地参加各个部位施工过程的、素质高、技术先进的专业队伍,对全线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进行统筹考虑、统一控制、协调解决,并代表总监办对重要构件的施工放样进行技术把关,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南京二桥开工之际,南京二桥建设指挥部决定成立 “测量中心”,并委托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担测量中心工作。该中心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华锡生教授任主任,黄腾高级工程师任常务副主任、现场工作总负责,并由多名测量专业技术骨干组成,领导班子坚强、团结,有凝聚力,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三年半来,测量中心全体同志在整个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了二桥建设指挥部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二桥建设和创建精品工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从1997年10月6日南京长江二桥正式开工以来,为满足二桥建设的需要,测量中心按照建设指挥部的工作计划和部署,积极承担工期紧、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测量任务,经过精心组织、设计、分析,优化各种方案,利用高精度GPS等现代测绘高科技,完成了长江二桥首级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建网工作,为二桥建设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数百万建设资金;出色地完成了二桥建设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工作,为二桥工程质量优良率达到100%作出了贡献。
(2)南京长江二桥南汊大桥为钢箱梁斜拉桥,其索塔高为195.41m,在索塔柱施工中,塔柱的垂直度和高程的控制及导索管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技术难度,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无法达到施工的精度要求。我们经过多种方法的研究、试验并结合过去完成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建成后的索塔垂直度达1/6000,高程<5mm,远小于1/3000和10mm的设计要求。事实证明,定位的导索管与缆索无摩擦现象。
(3)桥面钢箱梁拼装的施工控制测量也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和劳动强度 大的工作,特别是在南汊大桥主梁施工控制阶段,为保证主梁的成桥线型及正确合拢,针对主梁情况,及时分析主梁拼装的难点和重点,通过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并优化设计方法,克服各种不利情况,建立了高精度的主梁施工控制网,为主梁精确安装提供保障。实际施工控制中,为保证施工质量,箱梁吊装和匹配都安排在夜晚恒定温度下进行,时值冬天,深夜气温特别低,测量中心全体同志冒着凛冽的寒风,日夜奋战,历经7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按期保质地完成南汊桥主梁的拼装工作,主跨合拢精度达到:线型标高相对偏差为1mm,中轴线相对偏差为1mm。为把二桥工程建设质量真正提升到国内一流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交工验收专家组的结论是:“钢箱梁吊装合拢时其轴线、高程相对偏差值为1mm,主桥合拢成桥后线形优美、圆滑,表明主桥钢箱梁和斜拉索的安装和施工控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由于我们的努力,主桥的合拢赶在了八月份台风和洪水来临之前,避免了台风对大桥悬臂状态的威胁和水流大于3m/s不能吊装的问题,同时为桥面九月底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必须在30℃环境温度下进行,否则将要拖延至第二年六月)。